雅典奥运会中国国歌-雅典奥运会奏国歌

李鸿章在奥运会上唱《茉莉花》是真实的历史还是野史

雅典奥运会中国国歌-雅典奥运会奏国歌

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奥运会的故乡希腊雅典举行。此时李鸿章正在赶赴俄国圣彼得堡的路上,肯定没有带员参加奥运会。事实上,李鸿章根本就没有肩负这个任务,更谈不上带运动员参赛了。

<奏折里未提此事>

1895年一年,李鸿章因为甲午战争的惨败,其政治地位风雨飘摇,并且因签订《马关条约》,已背“汉奸”的骂名。李鸿章为千夫所指,代朝廷受过,失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职务。1896年2月,为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同时也为“联俄制日”,李鸿章被派出访欧美,进行了一次环球访问。

自1895年至1896年正月--离奥运会只有3个月的时候,李鸿章所奏之折,几乎为其一生中最少的一年,共计有9折,其中并没有任何关于奥运会的话。李鸿章本人可能也不知晓这一消息,否则以他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应该会非常重视这一国际盛会。

<亲自为国歌作词>

其实关键的问题不是寻找李鸿章是否带员参加过奥运会,而是从奥委会的历史档案中查找它们是否曾经发出过对大清帝国的邀请函。

李鸿章访问欧美之时,中国连国歌都没有,如果参加奥运会,则升旗、奏国歌都无法实现。在圣彼得堡,他们临时找了一首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作为国歌,后来成为清朝对外场合的代国歌,洋人称之为《李中堂乐》。这首最早的近代国歌的出笼,证明了当时中国国际身份的尴尬局面。歌词有曰: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很多人认为李鸿章带队参加了奥运会。最搞笑的还是什么从天桥找艺人、找武林高手、没有国歌唱京剧等等,都是民间野史,也是讽刺李鸿章的文章。

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室,中国表演的什么节目?

搜狐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24日,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8分钟”由著名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歌手碧昂丝、吉米·佩齐等领衔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追忆四年前的雅典,“北京8分钟”同样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在雅典方面舞蹈表演结束后,雅典奥组委主席安杰洛普洛斯夫人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后致词,之后进行五环旗交接仪式。先由中央民族大学的各民族学生组成的合唱团演唱中国国歌,接着由北京市市长代表北京,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手中,接过奥运会五环会旗,象征着北京奥运会进入倒计时。 随后,上演历时8分钟的“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演出在14名身穿民族服装、手持中国民族乐器的“奥运宝贝”载歌载舞中开始。在中国民乐的伴奏下,来自二炮文工团的21岁舞蹈演员李倩身穿白色服装,手持红绸,演出一段充满活力的红绸舞。这既是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写意,也是北京热情期盼下一届奥运会到来的自然流露,2分半钟,诠释了舞动的北京。 来自上海的著名舞蹈家黄豆豆,用夸张的手法勾勒出中国功夫的神韵,将享誉天下的中国功夫通过舞蹈形式加以演绎。 接着,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一群年仅十二三岁的少儿京剧演员,把符号性的中国文化标志之一的京剧,通过色彩斑斓的演出来展现多彩的北京。 同时,河南双塔少林武术学校的近30名身高全部在1.80米以上的武术高手,踩着高跷、挑着灯笼在演出台后一直作为背景演出,表达张灯结彩喜迎来宾之意。 最后,一个5岁的可爱小女孩,在广为流传的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歌声中,从一个大红灯笼上用一句英文“Welcome to Beijing”向世界发出邀请。这时,雅典奥运会主体育场灯光大亮,身穿中国56个民族服装的70名演员,在跑道两侧拉出两块各50米长、10米宽的红绸,上面写着“北京欢迎你”的中英文以及印有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图案。 “中国文化是一片浩瀚的汪洋,随便用瓢一舀,就是博大精深的,因此在选什么样的演员、选什么节目上让我们绞尽脑汁。”张艺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8分钟演出旨在浓聚丰富的中国民族文化,在选择题材上,经过4个月反复讨论,最终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国际上公认的形式,而没有选择很有特色但特别少见的东西,因为这次表演主要是给外国人看的,目的是让他们产生对2008北京奥运会的期盼。” 张艺谋认为,“舞动的北京”,带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构成本阶段演出的主体,14名美丽的中国女孩最先登场,联合演奏《茉莉花》,迅速调动活跃气氛。 “中国功夫”,包括武术表演及鼓乐表演,来自河南少林武校的28名演员将身着各色民族服饰,手挑28只大红灯笼献技献艺,在演出中心区穿行表演,表达中国人欢迎奥运会到中国来的热情。接着,舞蹈家黄豆豆伴着美妙的《醉鼓》乐曲婀娜起舞,那种爆发力和柔韧性,表达着中国人民百折不屈的精神,而京剧表演自然是要向全世界诠释中国戏曲文化的精髓。 总之,“北京8分钟”用尽显示中国威风的元素:《茉莉花》、东方女性、二胡、少林功夫、大红灯笼、京剧、黄豆豆再现《醉鼓》英姿、京剧,还有中国孩子,因为孩子是最纯真的,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最好象征。 一些现场的外国观众看完表演后纷纷表示,中国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一样让人着迷,这8分钟的节目让人感觉如梦幻般美妙,和西方人想像的感觉一样美。 8分钟的演出,震撼了雅典。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亿观众,也通过电视直播感受到了中国的邀请,中国的激情。(搜狐体育 朱蔚晴)

希望采纳

第一届奥运会在哪里举行?

第一届奥运会

时间:1896年4月6日~4月15日

地点:希腊 雅典

1894年6月经过巴黎国际体育会议协商,历史名城雅典赢得了首届现代奥运会主办权。

第一届奥运会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896年4月6日开幕了。这是历届奥运会举行月份最早的一次。东道主之所以将开幕式选在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希腊反抗土耳其统治起义75周年。

4月6日下午3时,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了大会开幕。维凯拉斯、顾拜旦等国际奥委会官员出席了开幕式。在开幕典礼中,演奏了一曲庄严的古典弦乐,1958年国际奥委会将它定为奥运会会歌,会歌作曲者为希腊人萨马拉斯,作词者为帕拉马斯。希腊人对这次大会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出席开幕式的观众达8万人,这一数字直到1932年洛杉机奥运会才被突破。

应邀参加首届现代奥运会的有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英国、匈牙利、德国、丹麦、美国、法国、智利、瑞士、瑞典和东道主希腊14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希腊阵容最大,共230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德国、法国各19人;美国14人,居第四位。美国选手大都来自哈佛、普林斯顿大学,他们是自行组织、自筹经费,是抱着到欧洲观光的目的参加的。他们原以为大会在4月18开幕,4月1日到达意大利后才得知开幕日期是4月6日,因此只好放弃一切游览计划,赶在开幕前到达了雅典。首届奥运会东道主沿袭了古奥运会旧制,不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对于参加国的资格,不象今天有非国际奥委会会员国不得参加的规定。希腊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出了邀请,但绝大多数国家因对奥运会不甚了解或其他原因,都未派队出席,中国亦属此列。希腊邻国意大利曾去了一名米兰运动员,这也是意大利派出的唯一选手。但大会组委会认为他是职业运动员,因此未被允许参加。

雅典的大理石体育场是首届奥运会的主要运动场,它是在雅典古运动场的废墟上重建而成的。应邀参加首届奥运会的有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奥地利、英国、德国、丹麦、匈牙利、美国、法国、智利、瑞典、瑞士,加上东道主,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据记载,国际奥委会曾向我清政府发了邀请,但当时的清王朝不知奥运会为何物,未予理睬。其他亚、非国家亦未能接受邀请前往参赛。

首届奥运会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当时称希腊--罗马式)、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原计划中有赛艇项目,后未举行。东道主没有设200米跑项目,这在奥运会史上是仅有的一次。

4月6日,比赛拉开了序幕。美国选手詹姆斯·康诺利在三级跳远赛中旗开得胜,以13.71米夺得现代奥运会的第一个冠军。他获胜后,运动场上奏起了美国国歌,升起了美国国旗。此后,奏国歌、升国旗成了奥运会的发奖仪式。在男子100米决赛中,美国的托玛斯·伯克采用了近似"蹲踞式"的起跑法,最终以12秒整的成绩夺得了冠军。本届110米跨栏,实际比赛距离是100米,栏也只有8个。比赛时,运动员的过栏姿势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双腿蹦过栏后再跑。预赛时有7人,决赛仅剩下2人,结果美国跨栏冠军托马斯·柯蒂斯摘下了这顶桂冠。

雅典奥运会最热烈、最轰动的比赛场面是马拉松比赛。奥运会前,法国语言学家米歇尔·布里尔曾赴希腊考察,对马拉松战役中的传奇英雄菲迪皮得斯非常钦佩。公元前490年希腊在马拉松河谷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波斯军。当时,担任传令兵的菲迪皮得斯,奉命把这一胜利消息迅速转告固守待援的雅典,他不顾疲劳,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到达雅典后已精疲力尽,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毙在广场上。布里尔有感于这一英雄事迹,写信给顾拜旦建议,在奥运会田径赛中专门增设一项马拉松比赛,并提出捐献一个"布里尔银杯",作为对冠军的奖赏。

雅典马拉松赛采用的是昔日菲迪皮得斯所跑过的路线,从马拉松至雅典,全程40公里。当时雅典只有13万5千人,而观看马拉松比赛的竟达10万人之多。当身着浅蓝色背心的希腊选手斯皮里东·鲁易斯第一个冲进运动场时,全场雀跃,欢声雷动。国王乔治一世步下观礼台,亲自迎接这位凯旋的英雄。人群潮水般地涌入场内,争相拥抱鲁易斯,不断把他抛向空中,他获得了希腊民族英雄的光荣称号。但鲁易斯并没享受高官厚禄的殊荣,而是仍然回到了偏僻的家乡,继续做他的乡邮递员,和妻儿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直至1940年去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奥林匹克五环的标志。马拉松比赛将第一届奥运会推向高潮,从此,这项运动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鲁易斯被称为"奥林匹克之魂"。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